這個週休的兩場表演,週六晚上是「雙每會」:草莓救星+甜梅號。
其實我對這兩組樂團都不是很熟,整個就是陪公子聽音樂,甚至連「甜梅號」根本只有音樂,沒有歌聲這件事我也是這個晚上才知道的。
這個週休的兩場表演,週六晚上是「雙每會」:草莓救星+甜梅號。
其實我對這兩組樂團都不是很熟,整個就是陪公子聽音樂,甚至連「甜梅號」根本只有音樂,沒有歌聲這件事我也是這個晚上才知道的。
星期天,中和的出遊告一段落後,便火速前往Legacy,下午四點鐘要展開屬於我們的風和日麗連連看5-1。(今年的風和日麗總共有10個生活提案,是10場不同主題的演唱會,有不同的歌手組合,因為10選5的話有票價的優惠,阿貝便選了其中5場比較喜歡的歌手組合。)
滿心期待這一場。對我來說,這場演唱會的主題還好,歌手的組合也OK,重點其實是擺在特別來賓。一開始主辦單位公佈演出陣容時,便透露會有特別嘉賓,只是並沒說來賓是誰?我們猜是陳昇,也確定要去聽這一場。沒多久來賓名單公佈,真的是他,哈,真是有中獎的感覺啊~
這次在愛爾蘭開車,只帶了三張CD,陳珊妮的I love you John、陳珊妮和陳建騏的19,
還有出發前一天在我苦苦央求下,阿貝才心不甘情不願答應放進行李箱的五月天的第二人生。
今天下午走路回家,因為雨剛停,大概是不小心踢到地上殘留的雨水,低頭看不小心被弄濕的鞋尖時,腦子裡突然閃過了「蘇慧倫」這三個字,那一瞬間,連自己都感覺莫名其妙!
蘇慧倫的這首歌(揮霍寂寞)以前很喜歡,後來張宇也拿回去重唱,但聽來聽去覺得還是蘇慧倫的歌聲比較適合詮釋這首歌。
今年的金曲獎轉播恰巧碰上統一獅封王戰,沒有兩台電視,也沒有子母畫面,只能在攻守交替和中場休息時,轉到台視看看頒獎典禮。
去年一年國台語專輯大概買了快十張,在很多人都是網路抓歌的時代,這樣買CD算是很支持國內的流行音樂市場了~買的這些專輯,如陳昇的「PS是的我在臺北」,根本也沒入圍半項,其他有入圍的,竟然是槓龜居多ㄟ~這是我的眼光太差嗎?不,應該是我的耳光太差~
即使演唱會已經結束許久,但許多時候,仍會不自覺得哼唱起那晚,關於萬芳的歌。
前兩天在雜誌上看到一段文字,詳細的內容已經記不得了,大概就是:一段愛情故事可以是一首歌,有時候在愛情中無法宣洩的情緒,或說不出的感受,都可以透過歌曲找到出口,然後情緒獲得撫慰。
這是第一次到西門河岸去看表演,原本以為是在西門紅樓的二樓,過去看陳昇或萬芳都是在那裡,大概提前半小時到西門紅樓,想說怎麼都沒看見「人潮」,原來西門河岸的入口是在西寧南路上,而表演的場地並非是在過去的紅樓二樓。
進場的時候,觀眾還不是很多,這裡觀眾席的安排就和公館河岸差不多擁擠,但表演舞台是大了一點。原先預定八點半開始的演出並沒有準時開始,而且一開頭還等了一大段河岸留言的廣告,真像在電影院看電影看到一大堆預告片的感覺,拖長的時間是在消耗我的膀胱容量。
「文化就在巷子裡」是台北市文化局為台北市各區辦的文化活動,明明我就住在台北市,但這個活動消息卻是從南方電子報右欄的各項消息中看到的。到底是我不食人間煙火,還是活動宣傳不夠?
三月十七號的活動是在木柵順興里的保儀公園,我們兩個人呆呆的在保儀路上來來回回騎了兩三趟,在自己為是保儀公園的國小預定地周圍繞啊繞,原本失望的以為因雨取消,後來卻誤打誤撞在以為是廟會的地方找到了活動舞台。
幾年前,曾在政大聽過李國修的演講,他希望台北市可以有一個地方,可以連續上演「京劇啟示錄」幾十年(有一個明確的數字,但我忘記了),他的意思是,如果一齣舞台劇可以在台北連演幾十年觀眾席都是爆滿,那表示台灣已經具有一定的文化水準。
228那天,看完南王歌手以及NSO的演出,我想到李國修的這段話,若要找一齣可以在台北連演三十年,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票房,那我一定投「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一票。
三個月前,巴奈在河岸,早早買了票,卻因為一場現在回想起來不知道是不是陪戲精打球的總冠軍賽而錯過了。這一回終於沒有其他事情的干擾,如願在河岸,聽見巴奈。
巴奈的歌聲和唱法的確很悲情、很沈重,但嘹亮、渾厚的歌聲讓人很容易找到想要從音樂的旋律中得到的感動,好像隨著她的歌聲,就可以到達很遠很遠的地方。兩個多,將近三個小時的節目中,巴奈演唱了台語、國語、原住民、客家,還有英文歌,節目內容超豐富的,除了較為沈重的歌曲之外,當然也有輕鬆的一面,就是她讓她的女兒一起上台演唱「愛愛愛」,他女兒可愛的童音,配上超級可愛的動作,大概是全場笑聲、掌聲和歡呼聲最多的一段吧!
今天早上打掃家裡,為了要擺脫吸塵器的吵雜聲,我透過5.1放了南王姊妹花的同名專輯,說這是一張百聽不厭的專輯真的是一點都沒錯,那種感覺就像你明明是在這個令人煩躁的台北,但在南王姊妹的歌聲包圍下,會有置身東部山谷間的自在和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