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程路線:三間屋--東河(後往北)--小馬天主堂--都歷東管處遊客中心--都歷天主堂--八嗡嗡海邊--成功新港漁港--成廣澳--宜灣--白桑安天主堂

因為這次在三間屋住三個晚上,才捨得用一個白天的時間離開民宿。從三間屋走台11線往南,本來是計畫最南到都蘭,後來改到金樽,但因為本來預定上午的成功鎮導覽因故改成下午三點。所以最遠就只到東河包子~就在往北一路再回到三間屋。

星期四晚上在哈地喇吃晚餐的時候,看到舊東河橋有東河影像展的訊息,且展出時間正好到清明連假,所以就去東河包子排隊買了幾個包子後,去看影像展。十幾年前第一次來東河時,舊路榕樹下的包子店現在也還是有賣包子,只是店名不一樣,沒有特別去注意東河包子的新聞,但推測應該是兄弟分家之類的。

▼舊東河橋



▼新東河橋

▼池作基神父

▼東河舊稱大馬部落,與北邊的成功鎮的小馬部落以馬武窟溪相隔


▼舊橋右邊是拱型橋墩,左邊則是直式的橋墩

▼出海口的沙洲


▼小馬天主堂

▼東管處的位置很不錯,視野遼闊,山海風景一覽無遺。但因為天候不甚佳,我們只停留一下下就滾了~


▼都歷

▼八嗡嗡海邊。


 

▼在85.1K的農會超市看到這張海報,導覽活動正好從清明連假這週開始,阿貝打電話去預約星期六上午十點,結果我們到了之後,就說因為只有兩個人,所以無法成行,要我們改到下午。

不過因為剛好前後來了兩位成功鎮愛鄉協會的解說導覽志工,於是雖然上午沒參加成戶外的導覽,但這兩位熱心的當地人加起來還是跟我們介紹快一個小時關於漁港的一些事。

▼下午的志工媽媽。海洋環境教室外有個鏢旗魚台,可以站上去體驗

▼堤防則有這裡的漁船可以捕到的漁獲的彩繪,有好吃的旗魚和鬼頭刀

▼導覽活動的第一站:上架場。修理、洗船、噴漆的地方



▼成功漁港的三支燈桿


▼維士比處是舊製冰場,不敷使用,已經關閉。在剛剛的海洋教室附近,有一座新的製冰場,不過據說還是不夠用,補旗魚的旺季有時要去屏東東港載冰。

▼日治時期新港(成廣澳)支廳長的舊宅

▼萬聖廟外的旗魚神,摸摸他的身體各部分可以帶來不同的好運

▼成廣澳(小港)的天后宮,據說是東海岸首座媽祖廟

▼文化地景:廣恆發商號的舊宅牌坊


▼仿造的

▼這張照片是陳憲明提供(照片左下角)。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想說好久沒有看到他了。還在想哪個學姐的論文是他指導的...?之後就走到海邊去看三仙台...要走回台11的小徑上,突然想起來,ㄟ ~老師有個指導學生剛好就在我旁邊ㄟ~我剛剛竟然對這件事完全沒有任何知覺,會不會太誇張了我?

▼小港忠孝派出所。原為出張所,後改為成廣澳支廳,白色門柱是當時留下來的

▼宜灣。卡片教堂,基督教長老教會。不過好像因為土地糾紛,所以不知道到底還有無教會功能?


▼這是叫「卡片」教堂的原因

▼宜灣天主堂

▼白桑安(八桑安)天主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夏天的芒果冰 的頭像
    夏天的芒果冰

    夏天的芒果冰

    夏天的芒果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