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澄海波瀾」在臺南的展出在農曆年前便已開始,但因為過年期間待在臺南的時間不多,故早就安排好3/22這一週要回臺南去,不然其實很想利用假日去一下青島東路的說。
之前有一兩次的機會看過陳澄波的畫作展出,但這一次較特別是因為今年是陳澄波百二誕辰,展出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臺南是首展(之後有北京、上海、東京、臺北)。主辦單位相當用心的安排了數個主題,分別在新營文化中心、臺南文化中心、鄭成功文物館和臺灣文學館四大展場展出。
星期五中午南下,先停留新營文化中心,這裡總共有四個展館,主題是美育前線、現代之眼。油畫加上許多素描、手稿,展場的佈置也很用心,參觀的人不多,工作人員還主動遞上小小的簡介。
星期六則是去臺南市的另外三個展場。文化中心的主題是世界座標和巴黎想像,許多畫作嗅得到梵谷或雷諾瓦的氣味;
臺灣文學館是波光瀲豔,除了油畫作品外,文學館還邀請的33位詩人,為每一幅作品撰寫一篇短文或詩篇,以詩與畫對話,非常喜歡這樣的安排,可惜展場內無法拍照。
高中上學時每天都要經過的地方,門前的兩棵鳳凰樹到了夏天滿梢豔紅
鄭成功文物館的主題則是東方情緒,油畫和素描作品皆有。
由於是假日,星期六的三處展場參觀的人都頗多,但大家都仍保持安靜,但鄭成功文物館有短暫時間有阿陸仔進入參觀,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把客場變主場,把展館變市場」,兩三個人的講話音量就可以充滿整個展館,裡頭所有和他們不相關的人瞬間都知道他家發生什麼事。真的讓人很難喜歡……
跑四個地方看完展出,兩個人卻都沒看到「夏日街景」,可是後來上網發現其實有在臺灣文學館展出,應該是眼睛長茸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