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學前的第一天研習(0827)結束,明明就已經很累,還跟著阿貝去參加誠品講堂,聽郭力昕講張照堂的作品。題目是「張照堂:從冷戰的年代一路反叛──冷凝復溫柔的時代之眼」。題目訂得很美麗,尤其喜歡「冷凝復溫柔」幾字。但與之前在不要核四五六會場聽過郭力昕演講的流暢相比(我記得他講了一個希望大家不要只在追求個人小確幸,也應該去追求更大的幸福,反核這件事便是),覺得他這個晚上並沒有講得很好(我一度打瞌睡),我猜或許是因為張照堂老師本人在現場的關係。反而是之後與張老師的對談,以及聽眾提問比較精彩。於是,我的筆記,前半段都是在回憶克羅埃西亞的事,後半段寫的滿滿,都是張照堂老師的分享:

攝影是去抓住那戲劇性的剎那,凍結那個時刻,讓現實、平凡變成有戲劇性的一刻,那一剎那消失後,又回歸平凡。錯過就是一輩子錯過了。

跟著環境走,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回到以前純粹的年代,這樣太假。

過去比較多是黑白照是因為沖洗彩色比較貴。但黑白照片比較純粹,可以由自己控制,排除干擾,回到主題本身,凝結作品深度。

不受制於任何工具,傳統相機、手機、數位相機都可以,不必為自己設定任何主題,這樣反而容易受限,想拍就拍,多拍一些,想要什麼主題時就可以從中擷取。

多吸收各項與藝術有關的主題(就是充實自己的藝術人文素養啦~),不刻意,平時儲存,拍照時可以擷取、找到最好或最妙的儲存,等到需要時,那一煞那就會跳出來,渾然天成~

自己的小小結論:瞬間永恆。無須刻意為特定目標去做什麼,平時多充實,這些積累會在必要時展現!


20120922取消後面兩天的花東行程後,回台北也完成了很多事。星期六去看了兩場電影,下著雨的星期天去國賓看快要下檔的「失魂」,然後去北美館聽張照堂的導覽。因為沒有人數限制,參加導覽的人把張老師團團圍住,麥克風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大概用30分鐘的時間,張老師帶著大家把三樓走完後,回到放大照片前讓大家提問。

放大照片都是張老師喜歡的照片,如同前一場對談中講的,不一定要設定特定的主題,多拍照,需要時可以從中擷取。例如入口處的兩張放大照片,雖然不是最近拍的,但卻可以拿來與時事結合,表達張老師的立場,一張與核災有關,一張大兵照則是想要反應洪仲丘事件。藝術家有自己的立場,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聲音(例如那些在街頭的導演們,巴奈的非核家園或是月天的入陣曲),當然會引來正反兩面的評價,但這種藝術的發聲方式溫柔而堅定,並且我個人認為這是公眾人物該有的社會責任。

這就是為什麼聽謝銘祐那天在破報上看到安蒂岡妮(根本不認識她)那兩句話會很有感覺:妳往上伸出妳抗議的空拳,妳的美一直都沒變。

聽完導覽就先離開北美館,找一天再來看認真看作品展覽。






在破報上看到的兩句話。覺得很棒,把它拍下來。有手機、相機好方便,都不用筆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夏天的芒果冰 的頭像
    夏天的芒果冰

    夏天的芒果冰

    夏天的芒果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