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祖的幾天,邊走總會一邊哼著2005年陳昇到東引錄音完成的「魚丸」~
在旅行中,我並沒有任何一次真的成功地把歌詞完整拼湊~
唱不齊乾脆就換成唱「魚說」,遇見燈塔時就改唱「塔裡的男孩」~
總之,打從決定要出發前往馬祖那一刻起,陳昇就一直陰魂不散,
直到到達東引的那個早上六點多,
我們在民宿客廳牆上看到掛著的放大的東引照片上有陳昇2009年的簽名,
天啊,這種巧合的事,跟農曆七月有關嗎?
@這幾天總共搭了六趟船!
早上六點在東引下船之後,民宿女主人雇了計程車到碼頭接我們(根據某據點的阿兵哥說一趟計程車120元,很多島上的計程車司機載阿兵哥、載遊客......一個月可以賺到十幾萬!)光是從碼頭到旅館的這段路程,馬路坡度之大就有讓我驚嚇到。先到旅館放了行李,拿到機車、吃完早餐後,便開始忙碌的東引之旅。
在臺馬輪上拿到的觀光折頁做的很棒,地圖、路線和景點簡介都很清楚。這幾天在馬祖的旅行都靠它。
東引在馬祖列島的最北方,也是最靠近臺灣的小島。原本的東引、中柱和西引三島已經透過橋樑和海堤連在一起。看完地圖之後,我們往最東邊的燈塔出發,從東往西,中間還得回到老爺大飯店買隔天一大早要到南竿的船票。
@景點1:東湧燈塔
@類似康乃馨的「長蕚瞿麥」。山坡上很常見的野花。據說前一個禮拜來東引的,還有人看過「紅花石蒜」
@東湧燈塔下的兩座霧炮。
海上起濃霧時,若燈塔的光芒無法發揮功能,就需要靠發射霧炮提醒船隻正確方向,以與島嶼保持安全的距離。這在冬春經常起濃霧的中國沿海地帶,是相當重要的助航工具。不過現在助航的任務已經交給右邊的這個霧笛來執行了。
@東湧燈塔
東湧燈塔位於東引最東,世尾山山腰上。從停車處走了一段路,上了一段坡之後終於到達。來得時間很早,燈塔的管理室還沒開放,但光是在周圍的建築物逛逛就已經耗費了許多力氣。
雖然步道的路況都很好,但人幾乎都是直接曝曬在炙熱的陽光下,進行「燒烤」~太陽才一顆就熱成這樣,很難想像,后羿把九個太陽射下來之前,那時候的地球是怎樣?
@燈塔建於光緒30年。由於腹地不足,包括燈塔和管理室房舍等都得挨著陡崖建築,英國工程師設計的英格蘭建築風格,雪白塔身和圍牆樓梯、鑄鐵欄杆,搭配一旁湛藍的東海海域和白炙陽光,使東湧燈塔有小希臘和東引別墅之譽。雖然沒去過希臘,但我想希臘大概也就這樣吧~
沒錢飛去希臘,飛到東引就可以享受異國風的浪漫情懷,又沒有語言和時差的問題!讚喔!
@路旁的垃圾桶也走燈塔風
@往燈塔的路上會經過的擂鼓石。石頭上方像不像小豬的側面?
@景點2:烈女義坑
是一處海蝕崖。(東引的海蝕地形真的很豐富)故事由來是當地女子不肯屈服於海盜的強擄,於是在此殉節,海崖間的海濤聲果真淒厲。
礙眼的是百餘公尺的海蝕崖下都是垃圾。這樣的狀況也不是烈女義坑獨有,看底下的北海坑道就知道。也不是東引獨有,其他島嶼的海邊也有垃圾實在太多的問題。應該是從中國飄過來的吧!
@景點3:一線天。天縫聽濤。同樣要走一段下坡才會到達這個景點。海濤聲在窄縫中的拍打和回音的確聲勢驚人。
前方兩壁間的一座石橋過往是真的可以通行的,不過現在步道已經暫時封閉。好險。不然字典裡沒有放棄的阿貝一定會拖我過去的!
@景點4:安東坑道
簡介上說的安東坑道是「累死人」坑道界的翹楚,實在也想不出還有什麼可以比累死人更貼切的形容。不知道簡介的累死人是不是指挖掘坑道時的辛苦,但我的累死人真的是走的很累~
坑道已經不使用了,變成觀光的功能,過去的防禦孔道,現在變成觀景平台,其中一個觀景平台可以看到的老鼠沙(海蝕地形)。暑假時,坑道裡還舉辦音樂會。
@像獅子側面的奇岩。還有植物當成獅子的鬃毛。
@我的累死人。可怕的上(下)坡。鑿穿二重山的戰備坑道,入口處了陡坡坡度有30度,長641公尺,階梯有464階。觀景平台的施工工人騎著摩托車進出,好想請他載一程!
@坑道裡有彈藥庫、官兵寢室、豬舍、中山堂等。很潮濕,以前駐守此處的阿兵哥應該很辛苦吧!幾處觀景平台除了可以看到海天相連的景致外,還可以賞燕鷗
@景點5:反共救國軍歷史文物館
忠義驃悍碑
@關於這個反共救國軍,阿貝提供了一個非常淒美的故事。
他當兵時的一位同梯在抽單位籤時,抽到「救指部」。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救指部』是啥瞇?後來才知道那是反共救國軍指揮部的簡稱。
問題又來了,救指部究竟在哪裡咧?聽起來感覺像是在附屬在總統府三軍統帥下的一個單位,結果謎底揭曉,反共救國軍指揮部確實的所在是在離總統府很遠很遠的「東引」,更苦的是,他抽到的是救指部下的「未爆彈處理小組」~
從抽完籤到結訓下部隊之前,他的臉從來沒好看過~
@景點6:燕秀潮音
也是個海蝕風洞,可以聽濤聲。環繞山頭的步道走一圈,周圍的海岸景致盡收眼底。
燕秀澳旁是有一個海龍蛙兵,就是帥氣的蛙人部隊。
@景點7:東引酒廠
東引陳高、老酒很有名。入內可向小姐要求要試飲。
@景點8:東引遊客中心
吹冷氣、看海都很棒。各島上的遊客中心都有飲水機,冰冰涼涼戰勝豔陽。
@景點9:北海坑道
馬祖有三處北海坑道分別在東引、北竿和南竿。東引的北海坑道原名潛龍坑道,是由反共復國軍挖掘的。現在因坑道內有崩塌,故是封閉的狀態。
@坑道海上入口。很髒。
@景點10:忠誠門
@南澳天后宮。其實我是要拍只剩一半的國旗。
@過了忠誠門後的階梯路。山坡上階梯,當地人稱作「中路」,原本是一條大水溝直通海邊,後來才鋪設,貫穿南澳。照片中路的右邊是樂華村,左邊則是中柳村。
@傳統石厝:蕃仔搭
熱到快爆炸,吃完飯後便回旅館睡午覺,下午兩點再出發。
@景點11:老爺大飯店買隔天船票
往南竿的船一定要前一天購買。售票地點也只在老爺大飯店。售票時間是下午兩點到五點。可刷卡。
這裡的老爺大飯店房價很親民,只是打電話訂房時已經客滿。
@景點12:郵局
這不算景點,只是剛好在亨裕超市買到明信片,出了老爺大飯店就順便寫了明信片寄回臺灣
@景點13:東湧水庫
@東北角的芒草要八九十月才比較繁盛,但馬祖滿山的芒草在暑假便瘋狂盛開。滿山隨風搖曳的芒花,在陽光下呈現金黃線條,有時候搭配被廢棄的聚落或者是軍營,有一種蒼涼的氣氛。
@景點14:海現龍闕
@景點15:中柱島
海堤上的阿兵哥行軍
@從中柱島上看東引聚落和中柱港。中柱島原本只是一個小島,是來國軍利用建造中柱港的爆破碎石,填建了介石橋連接東引和中柱島,以及西引島。
@介石橋
@中柱島上的感恩亭
@過了介石橋(連接東引和中柱)和中柱堤(連接中柱和西引)後,想要前往「和尚看經」,途中經過的國軍的500障礙訓練場。
最後沒有到達和尚看經。只能從忠誠門附近的海邊遙望。
@從西引看中柱島和東引
@景點16:靜伏鱷魚
這些名字比起各種海蝕地形的教學是要有樂趣,不然看來看去大概也只能說出海岸地形很奇特、很壯觀、很漂亮吧~有了這些富有想像的名字,才讓行程更有趣味
@景點17:東澳水壩
@景點18:東澳海灘
下到海灘的階梯坡度有夠大,保證超過45度。下到海灘,沿著退潮的鵝卵石沙灘走,便可以看到各種海蝕地形
@岩石夾縫中的佛手。可以吃,後行文介紹。
@景點19:國之北疆
清水澳管制哨附近的山路直走到底,便可以到達羅漢坪岬角。岬角上的石碑寫著國之北疆。照片中右上方的小島:「北固礁」就是我中華民國主權管轄範圍內最北的領土。
@景點20:三山據點
位於西引西方的西鼻上。過了清水澳管制哨後,經過一段雲霄飛車般的上下坡山路(其實整個馬祖的路都像雲霄飛車軌道般驚險),便可以到達三山據點。
過去稱做三三據點,是反共救國軍指揮部為了軍事管理需求,便從東湧燈塔的世尾山開始命名,命到西鼻的石後剛好是第三十三個據點,才稱做三三據點。後來又改稱三山。風日晴好時,在這裡還可以看見亮島、南竿和北竿,以及大陸沿海的島嶼。
這裡也有阿兵哥負責簡單的解說,雖然我聽完就忘光了~
@這些桌椅的木頭是來自八八風災臺灣的漂流木。有經過鑑定的喔。
東引很特別的地方是這裡的交通標誌大部分都是用花崗石砌成的,我以為是整個馬祖都是這樣,就沒有先拍照,後來玩了其他的島,確定只有東引如此時,真是捶胸頓足也換不到一張照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