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去宜蘭,完全是配合紙風車在頭城國小的演出,
本來是打算有朝一日,紙風車在西港演出的時候,再去享受我的第一哩路的,
但實在是很難忍,尤其是每回演出地點是在北部縣市的時候。
就這樣,我獻出我的第一哩路,在頭城,紙風車的第148個鄉鎮,第167場演出,
原本有預算時間要在演出前就到的,但在羅東夜市耽擱了,
再加上到頭城的時候,誤以為國小在天主堂附近,結果是撲了空,
真的找到頭城國小的時候,四周道路幾乎沒有停車位,
進到操場的時候,唐吉軻德已經快結束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319的舞台,之前都是在網路照片上看到,
真的在現場,才能感受美國在演講或電視上講的國家劇院級的舞台規格,
那時,心中亂感動一番的,在場的孩子好幸福,因為他們不用任何費用,
有一群願意付出的人將這樣的演出規格呈現在他們眼前,
頓時間,我想到的是,西港哪一個場地擺得下這樣的舞台?
除了唐吉軻德,演出內容還包括;動作與聲音、起床號、追風賽狗場、
八歲一個人旅行以及神奇黑光棒,總共六個截然不同內容的節目,
當然也少不了與台下的觀眾互動,例如:追風賽狗場和巫婆巫頂的串場。
不僅小朋友,連大人們都跟著一起隨著賽狗比賽瘋狂了起來、
一起幫巫頂自我介紹、隨著阿欽在火車上左搖右晃......
因為紙風車,文化的城鄉差距展開了縮小的第一哩路、
孩子們在心中留下對藝術表演的深刻印象,展開了藝術創意萌芽的第一哩路、
大人們想必也會在心中種下對下一代付出更多藝術教育澆灌的第一哩路。
這一晚,我想大家都是收穫滿滿、感動滿滿,
回程的路上,心裡想的是怎麼感謝「紙風車」的引領,以及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伙伴的付出?
我想到了,錢捐出去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