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下午2:00,捨棄了到天母去看棒球的行程,
到政大去聽演講,講者是吳靜吉(原本是簡志忠)和李永豐,
這是政大NPO-EMBA的秋季論壇,主題是「偏遠零距離」,
昨天下午的活動是其中一場的講座,講的是「紙風車遊台灣--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這個活動持續一年多了,從之前在哇哇挖聽到他們幾位藝文界的人士上節目開始,
我和貝貝也一直都持續有捐款,但這一回聽到他們開始和許多單位合作,
達到所謂的「資源整合」,如誠品、國語日報、醫師公會...等等
讓小朋友,甚至是老人,又有更多機會接觸藝術,或從中獲得許多附加的價值,
就覺得這群人真的好棒,尤其是第一次看到的吳靜吉老師,
他真的是一個很棒的人耶,口才超好的,但也很嚴厲喔,
例如美國的秘書沒有把老師要放的影片帶來,只有靜態的活動照片,
看了幾張之後,吳老師很嚴厲地對她們說,如果只有這個還不如不要放!
我覺得他的這種態度,就如同他在演講的一開始告訴大家的:不能騙小孩!
紙風車並沒有因為觀眾是小孩,所以就隨便亂演,或不排練,
每一場每一場都要做出最完美的演出,給所有的小朋友;
同樣的,我想他一定也是覺得來聽演講的觀眾不能騙,所以沒影片還不如不放吧!
吳老師有提到「社會創新」的概念,
之所以出現創新,一則是為了彌補遺憾,一則是積極去做,創造機會;
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則是兩個目的皆有的社會創新,
給孩子接觸藝術的機會,在讓她們自己去做選擇。
我其實很感動於這一群人這麼努力在為台灣做一些事,
她們不是求名、更不是求利,只是希望偏遠鄉村的孩子可以和都市孩子一樣有同等的機會,
另一方面,透過大眾的捐款,也讓人可以對自己有意義的地方有所貢獻,
就像昨天美國說的:鴻海說全台灣三億就解決了,他可以出得起!但美國卻拒絕了。
我想捐三億,「錢」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情」卻不見了,或根本沒有,
道理就在這個地方吧!
好多令人感動的捐款故事,都在「孩子的第一哩路」這一本書裡,
就算自己不是什麼大咖(不是什麼上市上櫃公司的老闆),
只要你有心,也可以做好多好多事。
昨天在看之前活動的紀錄影片的時候,我有偷偷瞄到坐前面的姊姊一直在擦眼淚,
我可以瞭解那種感動的感覺,結合大家的力量,真的可以有很完美演出,
而孩子們開心的互動、開心的笑容,就是大家最想要的收穫!
-------------------------------------------------------------------
整個講座的活動時間預計是三個小時,
但吳老師和美國的介紹大概只有兩個多小時,
所以剩下的時間就開放給底下的觀眾問問題,
這時候搞笑的過程就來了,美國一直看著貝貝說:帥哥提個問題吧,不然場面很冷...之類的,
貝貝「被迫」開了桌上的麥克風,開始講述他的定期定額的捐款過程,
李美國一直說很感動,還衝過來跟貝貝握手,(我很不要臉的也搶了跟美國握手啦!)
吳老師問了貝貝:捐贈了哪三個鄉鎮?還鬧了柳營的台語聽起來很像髒話的笑話。
美國是真的太感動了嗎?竟然說要擁抱貝貝,說等我們結婚的時候,
可以請吳老師去證婚,接著就把名片給我們,說他可以「喬」......
等到我稍稍講述完,我的西港捐款了之後,丟臉的還在螢幕上把我的名字秀出來,
還一直說到時候,我們結婚請客,319就在前面演,都OK沒問題,
就這樣,光是討論我們「結婚」和西港柳營的事情,就耗掉了一些時間,
有時候其他人問完問題,又會把主題回到我們的捐款上......
在後段的十分鐘裡不小心變成主角,還真有趣......
最後結束了之後,我們在等美國簽名,
他看到票上有歐吉桑的簽名,還說:怎麼給你買到有簽名的票?
我回答說:「這是上次在豬頭國中新生訓練的時候簽的,
不過那時候你提早離開了。」
他老人家就開始講,他開始煩惱明年要演什麼?一直說他的創作遇到瓶頸,
因為今年的內容實在是太搞笑啦!
最後他一直跟我們說謝謝,但其實該說謝謝的是我們,
很謝謝他們願意出錢出力出時間去做這些事,給孩子一個接觸藝術、培養創意的機會,
真的很感恩!
相關連結:http://www.wretch.cc/blog/SelenaThomas/2636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