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加坡的第二天,便開始了田野調查的行程,
學妹想從去年暑假訪問過的寺廟中找到一間可以作為論文的個案,
這四間廟分別是斗母宮、聖家廟、安仁宮和水溝館的忘了什麼廟。
由於這些廟都是華人移民的廟宇,所以訪問的人多半都會講華語或台語,
不過在訪問過程中,很討厭的就是他們在知道我們是台灣來的學生之後,
總喜歡憑著他們透過一些比較偏激的新聞台所接受到的資訊來評論台灣的政治,
或者是覺得政府亂搞、貪污,或者是羨慕台灣真的非常自由,台灣總統很親民之類的,
反正要聽見他們評論他們自己的新加坡政府是很困難的,因為也不被允許,
也或許只要你多說幾句,有可能旁邊的人在監視著你。
所以只要當受訪者開始談論台灣的政治的時候,我巴不得趕緊離開現場,
因為你們懂什麼?但想想他們也實在太壓抑了,自己的無法批評,
再加上生活中一堆有的沒有的限制,所以喝酒或許就是他們宣洩情緒的一種方法,
於是在某一天的晚上,我們三個人和安仁宮的一些朋友,
這樣吃吃喝喝,(其實是喝的時候多)從晚上七點多到深夜一點半。
其他桌喝到十二點多的也比比皆是。
或許也因為太壓抑,所以捷運車廂中會看到一片片的垃圾,看到有人偷喝飲料,
書店中一整排有關李光耀的書,一個馬來人偷偷對著書踹了一腳。
到過新加坡,就覺得能在台灣真的太幸福了,想說什麼、想罵什麼,自由的很。
四個廟跑過一遍後,發現安仁宮的這個個案是最完整的,
說起來算是非常幸運,在到新加坡第二天,也是做田野的第一天就找到了這個個案,
我想學妹應該會興奮的睡不著覺吧!
後來發現安仁宮不只是一個完整的個案,裡頭的這些信徒,
人也都超棒、超友善的,有熱情、豪邁的陳姐及他的哥哥、弟弟、還有風趣的蔡先生,
以及跳法主的鄭先生,還有請我們吃香蕉的廟公。
這幾天是法主公的生日,安仁宮有很熱鬧的活動,雖然我不能參加,
還是可以祝祂生日快樂!
斗母宮
遇到一位先生硬要把他寫的文章利用簡訊的方式傳給我們三個,
講的是他的母親如何的辛苦。離開前還說要請我們吃宵夜,結果是騙人的!
榜鵝的聖家廟。
在榜鵝下車後,還必須搭上無人駕駛的LRT,忘了是在哪一站下車,走一小段路就到了。
聖家廟其實是很典型的,當新加坡政府將廟宇趕出組屋了之後,
讓廟宇自行去標或租政府土地,另行蓋廟,且往往因為土地有限,
就會出現聯合廟的情況,通常是三間廟蓋在一起,所以聖家廟的旁邊,還有另外兩間廟。
除了聖家廟之外,安仁宮也是一樣的狀況。
地上物雖然是廟方或信徒出錢蓋的,但如同政府組屋一樣,土地所有權卻是政府的,
每一間廟跟政府簽約使用廟地三十年,三十年之後就得另外在打契約,
萬一政府不讓你繼續在這個地方續約,廟就得面臨搬遷的命運。
這些廟常常是華人居民在干榜的信仰中心,但因為起了政府組屋,
居民被四散到新加坡各地,而廟地往往也是離原來的干榜非常的遠!
譬如安仁宮原來的廟是在碧山,現在卻在高文。
在水溝館正好遇到來繞境的鬧熱隊伍,真的很幸運!
每逢初一、十五時,安仁宮要拜拜,利用的是晚上的時間,還有乩童等等的儀式,算是很慎重的!
反正結論就是:扣除第一天搭飛機不算,做田野的前三天就看到好多東西, 真的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