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泉到觀霧的路只有一條,就是南清公路向南開到底,接大鹿林道後,到底便是雪霸國家公園的觀霧遊憩區。這是雪霸的三個遊憩區之一。
阿貝在大學時期有來過,但我卻是第一次光臨~
早晨出門的時候,清泉飄了一些雨,昨晚的天氣報告說,星期六又是全臺有雨的天氣,在臺北時就已經有了到「觀霧」來「觀霧」的心理準備,所以一大早的天候,並沒有影響心情太多。
阿貝安排要走四條步道:檜山、觀瀑步道、雲霧步道和榛山。星期六先走前面三條;榛山登山步道就留待星期天完成。所以預先在網路上辦理的入山證,也就辦了12、13日兩天。(如果不預先辦,到檢查站的時候再辦也是可以。)
到觀霧的大鹿林道約是28公里,路況非常不好,落石、坍方、坑洞等,第一天回程的時候,正好接近天黑,過了15公里之後,就進入雲霧帶,視線不清,超可怕的,還好阿貝技術高超,讓我們可安心度過那長約7公里的可怕路段,不過事後,阿貝還是說這是他車手生涯中,最難開的一段路~
把車停在觀霧山莊前面的停車場,觀霧山莊目前正在整修,餐廳老闆說預計年底整修完畢就可以開放住宿,但隔天又聽到另一個說法是今年暑假就會開放。
上午的行程是先走「檜山巨木群步道」。
要走這段步道可以把車開到位在樂山林道上的登山口,但需注意那裡的停車位有限。如果停車在山莊前,就必須先走一段連接大鹿林道西線和樂山林道的「蜜月小徑」,在樂山林道那端的出口就是檜山的登山口。
出發的時候,還在下雨,停車場其實可以看到聖稜線,但這實是躲在雲霧後頭的。阿貝一直說我和聖稜線無緣,上回在馬那邦山也沒看到,這次又沒看到。我覺得沒差。
從大鹿林道西線出發的蜜月小徑,走到樂山林道是上坡路線。大概是因為年紀增長,加上變胖,才走一小段路就氣喘吁吁,連續的上坡叫人懷疑「蜜月」之名從何而來?不過真的不該抱怨蜜月小徑啦,因為拿它和賞鳥步道或觀瀑步道比,蜜月小徑根本就是個上坡小品。
檜山巨木群步道全長約2.8公里。出發不到一公里,雨勢更小,雲霧逐漸消散,天色也越來越清朗,突然看見彩虹,實在是非常地美麗。山區的天氣變化難以預料,我對太陽公公沒有任何期待,但卻得到如此的美麗,和之後一整天的放晴,可想而知心情是相當愉悅的。
拍完彩虹後,走沒幾步路,相隔不到五分鐘,學妹打電話來說要「請客」,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想說平常聚餐大家不是都去荷蘭,幹嘛突然要請客?哈哈~真是恭喜恭喜~
電話中,還跟學妹說,你打來的同時,我們正停在一個view非常棒的地方。美景搭配好消息,才是王道。
從登山入口走到一號巨木大約花了80分鐘(回程大約70分鐘),雨停了。明明穿著雨衣,但羽絨衣卻幾乎濕掉,但又不覺得冷,口袋裡的暖暖包顯得非常多餘礙事,因為在天氣轉暖之後,它開始發功,要丟掉又捨不得,是怎樣?
到了巨木群之後並不輕鬆,因為有標示的五棵巨木四散在山間,得要上下階梯、氣喘吁吁才有辦法把五棵巨木給收集完畢。
另外,從這裡有一段路可以走道樂山步道上的觀景台,但據說非常陡、非常累。雖然天氣已漸晴朗,但我們還是催眠自己辛苦上了觀景台,如果只看到雲霧,一定會很失望,追求「失望」並非我們的人生宗旨,既然如此,看完巨木,我們就原路折返吧!
▼山莊前停車場,厚重的雲霧後頭即是「聖稜線」
▼榛山、賞鳥步道、蜜月小徑皆由此去
▼一開始下雨,懶得從口袋裡掏相機,沒拍幾張照片
▼九點多雲霧還是很厚重
▼突然間,雲霧漸散,天空轉藍白。然後...彩虹出現了
▼這裡也有索橋,這是我走過最高的索橋~
▼地上的松針把步道鋪得看起來很柔軟,但事實上松針有毒
▼巨木群終於到了
▼一號巨木 2000歲
▼去二號神木的路上看一號神木
▼樹林間的二號神木
▼一路向上爬找三、四號神木
▼挖係三號
▼走去很遠或累到爆都是在講去觀景台的上坡路
▼前往五號神木
▼挖,這個不是巨木之一,但也曾經巨木過
▼揮別巨木群
▼回到蜜月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