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開竹東,向南進入五峰鄉,五峰市區(講市區怪怪的,這裡是大隘村)這裡有台塑加油站,往山上走就沒有加油站了,必須要在這裡加滿油才上路。

順便找了十八兒祠的鳥居和參道。


原本直走南清公路便可以到達清泉,但因為正在路上正在鋪柏油,我們被迫繞道白蘭部落,到土場(南清公路的終點),再折回清泉,多了許多行車的時間。




先在清泉山莊下了行李之後,就開始展開清泉的散步之旅。

不過天黑之前沒有把大部分的步道走完,所以有一段桃山步道和三號吊橋是在第三天才完成。

清泉部落就在河流兩畔,透過四座吊橋可以互相連接,其實愛怎麼走,就怎麼走,很悠閒~

0111的散步路線

從天主堂旁邊的小徑直下,走到張學良故居--過清泉吊橋--溫泉泡腳區張學良紀念地三毛故居一號吊橋清泉派出所回程因為可通道天主堂的環山步道崩塌,故走大馬路回到清泉吊橋桃山國小過二號吊橋後,回到天主堂。

這一段路,包括參觀故居,大約走了兩個小時,沒什麼負擔,除了一號吊橋上的驚嚇~

▼張學良故居,不過這裡並非他被幽禁時居住的地方,故居舊地在河川的更上游,因為風災損毀,故在此處新建故居,裡頭陳列了少許的遺物,大部分是展示他的一生





▼二號吊橋正巧看到桃山國小的小朋友放學,過吊橋回家


▼清泉吊橋

▼從清泉吊橋上看張學良故居,更高的那幢建築物則是天主堂。

▼將軍湯。是個溫泉泡腳池,但此時竟是沒水~而且怎麼搞得,我相機拿不穩,把整個建築物拍得好像要倒了

▼張學良紀念地,這裡才是故居所在。過去被幽禁時,居住的地點

▼這裡也再重建舊屋,挖,那剛剛參觀的新建的那一幢怎麼辦,不就鬧雙胞了~

▼張學良和第二任妻子趙四,幽禁其間,趙四陪伴身旁,只是徒有愛,沒有自由,總是讓人不得心寬、圓滿

我很欽佩第一任妻子的退讓成全,換做是我,要「肚」量有,要成全的「度」量,保證、鐵定、絕對----沒有。

▼三毛故居,大門深鎖,如果要參觀,酌收20元清潔費,但據說三毛根本沒住在這裡。這裡是他朋友來探望時,住的地方,他自己好像是住在天主堂

▼白目者在小黑板上寫著三毛林英傑

▼四座吊橋中最長、最高的一號吊橋,天啊,我竟然可以有勇氣走完,還在橋上拍照,真的太厲害了

▼一號吊橋的視野很好,清泉吊橋、溪流、故居、天主橋一覽無遺

▼河的右岸是溫泉區,有一些民宿和溫泉旅店,天候不好,加上又是非假日,一些民宿根本沒開門

▼往上游拍,可以看到紀念地、清泉大橋,還有將軍湯(左下角),將軍湯前彎進山林裡的路可以到霞喀羅古道

▼照片中冒煙不是因為溫泉,而是有人升火,大概是在烤火取暖吧

▼過橋之後,往派出所的方向走,清泉派出所是日治時期的井上駐在所(清泉舊名為井上)

照片中的木造平台應是當時的蕃童教育所,後方荒草埔則是彈藥庫加禁閉室,還有巡察部長和警部補的宿舍等

▼清泉派出所(井上駐在所)

▼環山步道坍方不能走,阿貝靠近黃色警戒條想要一下自導式導覽牌寫些什麼,一位從一號吊橋騎單車下來的小朋友見狀,以為阿貝想要跨越警戒線去環山步道,就馬上大聲告知,那裡不能過~

走馬路,逛回故居前的清泉吊橋,往左走到桃山國小後,過二號吊橋,然後去街上的商店買零食。

▼二號吊橋可以看到清泉瀑布,其實從天主堂也可以看得到


0113的散步路線

停車在民都有大橋邊,走真耶穌會旁的小徑過三號吊橋走上大馬路過二號吊橋到桃山國小接桃山步道--清泉瀑布--回到停車處。

這一段路大約35分鐘完成,也很輕鬆,三號吊橋沒有一號高,但就是覺得它非常地不穩固

▼三號吊橋上看到的聚落風景,有天主堂的另一面

▼二號吊橋和故居。走完三號吊橋後,步道從早餐店旁邊冒出來,走馬路到二號吊橋,到桃山國小,便會看到桃山步道的指標

▼從桃山步道上看清泉部落

▼桃山步道上有一段索橋,剛剛搭建的,繩索很新,且兩端有些塑膠包套都還沒拆咧,如果要繞行山邊步道也是可以啦,只是有一些坍方

▼步道會經過清泉瀑布的上方,所以看不見整條瀑布

▼看起來沒什麼人在走或維護,因為有一些落石坍方,下雨後也有一些些濕滑

▼這一處小角落很原始的感覺

▼終點到了,右轉便會進入民都有部落

▼民都有大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夏天的芒果冰 的頭像
    夏天的芒果冰

    夏天的芒果冰

    夏天的芒果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